大马哈鱼保护协会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大马哈鱼保护协会 > 正文

三位鲑鱼放流站站长赴加考察,当地媒体大力报道

上传时间:2019-04-04 10:02:12    来自:admin

在太平洋三文鱼基金会及BC省三文鱼恢复科学家Mel Sheng和Matt Foy的帮助下,永续自然资源保护公益基金会于2018年9月组织三位中国鲑鱼放流站站长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当地政府及放流站给予我们大力支持和帮助,在野外产卵场恢复,人工鱼道营造,增殖放流等方面的交流,让大家收益良多。当地媒体也对此次考察活动进行了详细报道,以下为报道翻译全文。


中国全力恢复鲑鱼数量 加拿大放流站提供帮助


中国代表们与高贵林市(Coquitlam),高贵林港(Port Coquitlam),满地宝市(Port Moody)的志愿者们会面,了解如何保护鲑鱼,让更多鲑鱼回家。

最近三位中国代表参观了三联市(the Tri-Cities),了解小溪中鲑鱼的恢复情况。 他们参观的地方之一是位于高贵林港(Port Coquitlam)的海德溪教育中心(Hyde Creek Education Centre)。

中国的环保组织正努力在全球最大的河流之一恢复鲑鱼数量,本地的鱼类放流站可以成为他们参考的模型。

随着鲑鱼于今秋重返产卵,中加两国最近进行了文化交流和实地考察,这可能预示着加拿大和中国之间的一种新形式的关系,因为它们共享一个水体——太平洋,并且其鲑鱼种类相似,组织此次考察活动的退休生物学家Matt Foy说。

“你在高贵林港的海德溪(Hyde Creek)看到的大马哈鱼和你在中国看到的一样,”Foy告诉《三联市新闻》(Tri-City News)。上周他送别了由三位中国站长组成的代表团,他们9月份在由志愿者运营的三联市放流站及较大型的BC省官方运营机构参观了几天。

Foy说,这次考察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建立类似于在BC省取得成功的中小型放流站,找到提高黑龙江流域大马哈鱼数量的方法。

Foy说,抚远市的一个大型放流站已经在繁育大马哈鱼和两种鲟鱼,但还有更多可以做到的。

“NGO正在努力了解中国的鲑鱼资源——他们认为他们有什么,他们认为他们缺少什么以及他们可以做些什么。他们对渔业了解很多,但他们不知道如何让鱼回到产卵场,”Foy说。

此前,Foy和同事两次去抚远市参观了放流站,并为大马哈鱼生态保护协会撰写了一份报告,该协会是由热心环保的企业家发起的。

他说,这条与俄罗斯接壤的河流大小与密西西比河相当,那里遇到的问题与BC省河流遇到的类似:过度捕捞和栖息地破坏。

Foy曾在加拿大渔业与海洋部从事BC省鲑鱼恢复项目35年,于2015年退休。他说,本地放流站在鲑鱼恢复项目中克服困难的经验可以在黑龙江上复制。

在三联市期间,代表团参观了位于高贵林港的海德溪教育中心及放流站、Springs河分流出的高贵林河(Coquitlam River)边的小放流站,以及位于满地宝的莫桑溪放流站(Mossom Creek Hatchery)。在学校鱼类及野生动物项目的支持下, Centennial二年级学生与放流站的志愿者们共同在这些地方繁育大马哈鱼、银鲑、粉红鲑等。

Foy说,这里的志愿者不仅将鲑鱼看作食用鱼,能拥有这样的志愿者们是BC放流站的幸运,他希望中国代表们能够在中国唤起同样的共鸣。

“鲑鱼是最好的联合者,”他说,并指出野生太平洋鲑鱼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人们来说变得非常重要,现在已是一种标志性鱼类。

在中国,类似的转变也会发生,Foy说,因为他看到人们愿意通过环境管理的方式来回馈社会。

实现从食物到文化符号的跨越是重要的一步,他希望中国代表能够在解决这个关键问题后取得成功:“你如何将鱼从盘子里的东西变成更具文化性的东西?因为如果你无法转变,你就只会把鱼视作晚餐,不会保护它。”

给孩子们的鲑鱼故事

想进一步了解环保组织如何帮助大马哈鱼回到中国吗?

Matt Foy撰写了一个双语故事,通过一条叫做小新的大马哈鱼的眼睛,展现环保组织在黑龙江流域为恢复大马哈鱼数量做出的努力以及大马哈鱼的一生。

故事描述了中国、俄罗斯和蒙古共有的这条河流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马哈鱼河流,每年有多达3千万条大马哈鱼洄游。

今天,大马哈鱼的洄游数量仅为20世纪初商业捕鱼到来之前的三分之一,为小学生写《黑龙江大马哈鱼》的Foy希望中国和加拿大的学生和家长能通过故事了解人们为此做出的努力。

“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尽早把环境管理的理念传递给孩子们。


友情链接